深夜产房的冷漠丈夫
深夜的产房,万籁俱寂。一个女人从梦中惊醒,痛得死去活来,满头大汗。此时,伴她身旁的,只有年过六旬的母亲。
而她的丈夫肖路,那个借口忙工作的男人正躲在家里,一边喝酒一边看球赛,睡得鼾声连天。若不是岳母一通电话,他恐怕都不知道妻子快要临产。
当他赶到医院后,第一时间不是呵护妻子、看望孩子,而是赶紧拿着胎盘,偷偷地送给了母亲、弟弟补身体。
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
肖家有两儿,大儿肖路,小儿肖旭。他们从小父母离异,出生起就跟妈妈相依为命。
作为”啃老一族”,肖旭整日在家打游戏,吃喝拉撒全由母亲一手承包,抽烟喝酒一个不落。而哥哥肖路的婚姻,也在妻子生育的那一刻四分五裂。
父亲角色的教育意义
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研究发现:“孩子成长过程和婚姻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,其实首要责任在父亲。”
心理学上认为,爸爸的存在,有利于阻断妈妈与孩子之间形成的’封闭二次元关系’,过渡为”开放的三元关系”,促进孩子”分离-个体化”的发展。
成功父亲的示范案例
在短视频平台上,看到一个故事:父亲全程陪读四年,最终男孩考上了北大心理学专业。
《养育男孩》中说:“男孩会学习父亲的人生态度,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爱人。”
2008年,海南海口的孤独症患儿陈兴融,在父亲陪伴训练下,最终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斩获5枚金牌。
-
相关文章 -